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 氮气填充在灯泡中作保护气 B. 还原性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C. 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D. 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新疆阜康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阜康市二中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1: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2: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

(2)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或方法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检查导电性 c.镁条 d.硝酸银溶液

(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7年4月2日,我市发布了《扬州市区建筑施工扬尘集中整治行动方案》,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方案的是

A. 建筑垃圾不及时清运 B. 严格控制建筑工地裸土面积

C. 运送建筑材料的车辆及时冲洗 D. 突击检查夜间渣土车抛洒滴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安市九年级中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02(H20)

生石灰

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B

Cu(Fe)

稀硫酸

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C

CuS04溶液(硫酸)

氧化铜

蒸发、洗涤

D

NaCl(Na2C03)

氯化钡

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安市九年级中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丁的化学式为H2O2

B. 丙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2:3:8

C. 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

D. 该反应体现在一定条件下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四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化合物,F为黑色粉末,H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反应①~④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四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业考试能力诊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里Na2CO3试剂可能混有Ba(NO3)2、KCl、NaHCO3杂质,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NaHCO3,也可能有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改变 B. 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H3

C.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3 D. 图示反应为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