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答案】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剧烈 未在集气瓶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试管外壁有水未擦拭干燥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结果更精确 8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不能

【解析】

(1)铁在空气中放置时易生锈,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除掉铁丝表面的锈;反应物间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剧烈,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剧烈;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未在集气瓶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使高温的生成物溅落在集气瓶底,导致受热不均而炸裂;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未擦拭干燥,或加热时接触到焰心,或未预热就直接固定加热灯等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3)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由于装置始终密闭,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或没有五氧化二磷逸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操作简单等;③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8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红磷的量不足、没冷却到室温就读数等;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硫来代替,因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气体不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D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NaO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的一种用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曾有一段时间在微信上流传了一种懒人火锅。这种火锅分上下两层,食用前只需要把带底料的食材放入上层,然后将加热包放入下层,并加入一定量冷水,立即就能产生热量给上层的食材加热,使汤料沸腾,并保温1到2个小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种懒人火锅的原理及使用后加热包中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焙烧硅藻土(难溶于水)、铁粉、焦炭粉、活性炭、氯化钠、生石灰。

(实验探究)

(1)同学甲经过对发热包成分的研究后,认为发热主要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同学乙从已经使用完的发热包中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

(3)同学丙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对滤液中所含阴离子的种类进行探究,请帮她完成实验过程。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酚酞、AgNO3溶液、Ba(NO3)2溶液、Mg(NO3)2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

_______

滤液中没有CO32-

步骤2: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_____

_________

滤液中含有OH-

步骤3: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滤液中含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企鹅酮的化学式C10H14O,因为结构类似企鹅,因此命名为企鹅酮(见图),我们看到它会忍俊不禁会心一笑,下列关于企鹅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0:14

B. 含7个氢分子

C. 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相对分子质量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化学式为 NH4NO3。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铵由______种元素,其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______

(2)硝酸铵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______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与 12g 尿素[CO(NH2)2]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

(2)50 ℃时,50g乙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3)要使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应_____(“升高”或“降低”)溶液的温度。

(4)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__,10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电解水:________,该反应中正极和负极产物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________,固体由绿色变为________色;

(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实验室应________保存;

(4)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燃烧的镁条应用________夹持并置于石棉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

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吸收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并测定其纯度杂质不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

①草酸晶体(H2C2O42H2O)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89℃左右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③碱石灰既可吸收水也可以吸收 CO2

甲、乙两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并测定其纯度:

(1)请完成猜想三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分解产物是 CO2、H2O 猜想二分解产物是 CO、 H2O

猜想三分解产物是_____

(实验设计)

Ⅰ. 甲同学用下列实验仪器(图中某些加热装置已略去,实验所需药品不限)进行探究。

(2)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

(3)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

(4)甲同学实验利用装置“G(碱石灰)—F—C(CuO 固体)—F”检验 CO,则 F 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证明含有 CO 的现象是_____

Ⅱ. 乙同学对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的新装置如下图所示(所用容器为底部弯曲的试管)

(实验过程)

乙同学加热试管后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在干燥管的尖嘴处点燃,该气体能燃烧。通过进一步检验,确认燃烧的气体为 CO。

(实验结论)

(5)猜想_____是正确的,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纯度计算)

乙同取样品a g,通过实验测得产生的CO 质量b g,则草酸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_

(反思与评价)经过实验和讨论请你对比两套装置,指出乙同学设计的装置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