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人

B. 实验要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C. 连接仪器时,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D.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题型:信息分析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①第16号元素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粒子为_______(填符号)。

②通过上表可推知,19号元素应该属于第______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该元素应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在同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的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④S、Cl、F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我能根据这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______、______有关。

⑤居里夫妇在1934年发现了金属镭(Ra),它的原子核内有88个质子, 138个中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镭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它与1~18号元素中的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简答题

石灰水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在实验室中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分开来。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来进行鉴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题型:选择题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⑴上述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⑵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选择填充题

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 15 B. 16 C. 31 D. 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题型:信息分析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取用固体药品可用药匙或镊子。取用碳酸钠粉末选_____,取用块状大理石选用_____。

(2)在实验室里,取用少量液体时常用_______,向试管中加入较多的液体时用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莒县第三协作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将下列序号填在合适的地方:①蜡烛融化,②水是无色液体,③铁铸成铁锅,④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⑤汽油挥发,⑥食盐溶解,⑦铁生锈,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