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①“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在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②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______

A.自身的能量 B.运动速率

C.相互的间隔 D.构成分子的原子数量、种类及组合方式

(2)小亮同学要净化在家收集的雨水,制作简易净水器如图 2 所示: 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如图 3 是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

①该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净水方法是______

②可用______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 生活中我们可采取______的方法。

(4)节约用水,大家倡议“一水多用”。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______

(5)18 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①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 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 确认所得液滴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于卡文迪许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结论。

②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 4 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D D 过滤 吸附 消毒 肥皂水 煮沸 用淘米的水浇花 2H2+O22H2O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2H2O2H2↑+O2↑;

【解析】

(1)①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故A 正确;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故B 正确;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C 正确;D 、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性质,单个水分子不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故D 错误。故选D

②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相互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量、种类及组合方式,故选D

(2)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3)①该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净水方法是消毒;水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水样煮沸时水中可溶的钙、镁化合物形成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我们可采取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一水多用”可节约水资源,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来冲厕所等

(5)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的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由图示可知,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4)图2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如图A、B、C、D、E五种粒子中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4)若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 (2)两个五氧化二氮分子___

(3)3个氢氧根离子___ (4)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

(5)氧气________ (6)水_________

(7)二氧化碳____ (8)高锰酸钾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对健康是有益的.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乳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12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止一会,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此看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3)若要制取纯水,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写出E、F的化学式:E___________;F ___________;

(2)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C→A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4)E→C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铜溶液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某小组拟在相同浓度硫酸铜溶液的催化下,探究硫酸铜对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1)分别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锥形瓶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如图观察到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就可以粗略判断,得出实验结果.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为进一步判断上述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运用图,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一]在不同过氧化氢浓度下,测定收集相同气体体积所需时间.

[方案二]在不同过氧化氢浓度下,测定 ____________

方案二的实验测量结果:

实验序号

物理量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6%硫酸铜溶液的

体积(mL)

反应的时间

(min)

生成氧气的

体积(mL)

1

8%10mL

x

5

V1

2

16%10mL

3

5

V2

表中x= _____

实验结论:通过测量,若V1<V2,说明其它条件相同时, _________

[继续探究]除了上述探究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