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  

(2)原子序数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共同点是  ;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  

(5)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  

(6)从上表,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将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发现问题】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30%.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应不超过其容积的21%,可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3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提出问题】

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化学反应吗?

【探究实验】

接着上述实验,先拿开装置中集气瓶的胶塞,然后迅速把点燃的镁条伸入含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能在余下的气体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实验,你得的结论是  

【查阅资料】

①根据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并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②镁条除了能与氮气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燃烧  (“一定”或“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盐酸、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回答与它们有关的下列问题.

(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

A.海水晒盐 B.燃放鞭炮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2CO3或NaHCO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溶解度

10℃

20℃

30℃

40℃

Na2CO3

12.5g

21.5g

39.7g

49.0g

NaHCO3

8.1g

9.6g

11.1g

12.7g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

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  色;

酸碱度: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图1,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甲烧杯不变,则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  (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  .(选填A、B或C)

A.1.5g      B.0.96g      C.0.5g

【探究二】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图2,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4)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  

(5)A的作用是  ,若没有装置E,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  

【含量测定】

(7)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0.2g,实验后为122.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知识拓展】

(8)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D和7.9g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4 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软水和硬水可用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3)NH4Cl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4)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