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28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28,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镍,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O3溶液质量/g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淀质量/g

0

1

n

3

4

5

m

则m= 。加入10g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请在右图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______、b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试管口应放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学习的特点。

(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下图所示。其中②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下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①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

②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③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3)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表示__表示__表示__(填化学符号)

(4)如下图所示“”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②图中虚线方框内对应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选A、B、C、D)。

③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酚酞试剂是实验室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的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有关酚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酚酞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7:2 D. 酚酞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B的俗称为__________

(2)E的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

(3)H、G均可与F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则粉末G的颜色为_____

(4)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F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

(5)已知金属铝可与E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最轻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 色;

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AgNO3+NaCl=AgCl↓+NaNO3离子方程式:Ag++Cl=AgCl↓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

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

(2)B燃烧条件的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C倾倒二氧化碳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D浓硫酸的稀释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___________

(5)E电解水实验中,在水中加入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法”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请在下列横线处填“>”“=”或“<”。

(1)硬度:硬铝(铝的合金)_____铝。

(2)氧元素的化合价:H2O_____H2O2

(3)等质量的O2和O3中氧原子的个数:O2_____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