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学习的特点。

(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下图所示。其中②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下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①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

②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③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3)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表示__表示__表示__(填化学符号)

(4)如下图所示“”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②图中虚线方框内对应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选A、B、C、D)。

③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子 8 阳离子 2H H2 H2O 可能 D 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1)原子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可以构成分子,故②是原子;

(2)①根据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可知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

②丙图所示的粒子中质子数是12,电子数是10,该粒子是阳离子;

③甲是铝元素,丙是镁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乙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3)表示两个氢原子,符号为2H;表示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其符号为H2表示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其符号为H2O;

①由反应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如果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就是氧化物该反应中反应物可能是氧化物;

②在该反应的反应物的两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和两个原子;而反应后只有4个原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因此,框内物质的分子应由两个原子构成,即图D所示的分子,故选择D;

③由化学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丙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化学式为C3H7N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0%

B. 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g

C. 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和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D. 丙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克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试分析计算

(1)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_______反应。

(2)反应前,100g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学习的特点。

(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下图所示。其中②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下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①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

②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③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3)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表示__表示__表示__(填化学符号)

(4)如下图所示“”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②图中虚线方框内对应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选A、B、C、D)。

③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钢采用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防止形成酸雨,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现用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l)所用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2)理论上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要求有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请回答:

(1)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赤铜矿(Cu2O) B.赤铁矿(Fe2O3) C.软锰矿(MnO2

(3)生活中人们喜欢用铝制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难生锈,铝制品难生锈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大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

(5)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28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其分子式为C6H8O6,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

(1)维生素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用最简比表示).

(2)为测定某鲜榨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 取橙汁样品,加入活性炭,振荡、静置、过滤,滤液移至小烧杯中,盖上玻璃片.

步骤2 配制碘(I2)溶液,测得其浓度为1.27g/L(1升碘溶液中含有1.27I2).

步骤3 快速移取20.00mL处理后的橙汁样品置于锥形瓶中,滴入碘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碘溶液10.00mL.(测定原理:C6H8O6+I2═C6H6O6+2HI)

①步骤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必须在步骤1、步骤2之后立即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计算1L该橙汁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______________g.(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_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