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则会导致氧气的浓度不同;

B、浓度不同,没法比较;

C、在氧气的浓度中,可以根据燃烧的剧烈程度来判断;

D、题目中要求的是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燃烧的影响.

【解答】解:探究粗细的影响,所以要在粗细上对比,其他要素保持一致.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这样就使反应的条件不同,而难以比较,故A错;

B、氧气的浓度不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B错;

C、氧气的浓度相同,根据两种铁丝的燃烧的剧烈情况来得出结论,故C对;

D、浓度不同的氧气中,比较同种铁丝的燃烧,与探究的实验目的不同,故D错.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则A、C、物质分别是:A  ;C  

(2)若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B、D物质分别是:B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最大.

(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燃烧含硫煤产生大气污染,其中SO2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3)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  (填序号).

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冰水混合物②P2O5③自来水④O2⑤CO2⑥空气⑦氯酸钾⑧矿泉水⑨铁粉,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纯净物是:  .(填序号)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L氧气.问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的空气大约为  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须  (过量或少量),目的是  

(2)步骤②中,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若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根据题意答出所有的可能)  

(4)若装置不变,将红磷换成硫粉,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获得成功,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填空:

(1)2个氧分子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4)赤铁矿石高炉炼铁 

(5)用盐酸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异黄酮中C、H、O三种原子的质量比为15: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