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须  (过量或少量),目的是  

(2)步骤②中,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若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根据题意答出所有的可能)  

(4)若装置不变,将红磷换成硫粉,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获得成功,原因是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红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同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都能够导致实验结果偏低;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解答】解:(1)该实验中红磷须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故填:过量;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2)步骤②中,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故填: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若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故填:水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若装置不变,将红磷换成硫粉,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原因是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故填:不能;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相关说法

解释

A

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不断运动

B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盐酸、硫酸溶液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仪器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制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要给铁丝系上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化学反应  (填“不能”或“能”)进行,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  )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滴有酚酞试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B点时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D.实验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X、Y、Z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盐酸中,仅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Cl2溶液中,X的表面有Z单质析出.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X>Y>Z  B.Y>X>Z  C.Y>Z>X  D.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