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3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拓展迁移】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 + OH- = 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请写出【继续探究】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仿照上例,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NaCl,NaCl溶液呈中性,不可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气泡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这瓶溶液未盖瓶塞,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了Na2CO3。【继续探究】白色沉淀,除尽Na2CO3;【实验结论】 NaOH 。【探究启示】立即盖紧瓶塞,放回原处。【拓展迁移】Na+、Cl CO3 2—+Ca2+ =CaCO3↓。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推断:(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2)若有碳酸钠存在,滴加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所以,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3)因为该试剂是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若是氢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所以,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继续探究】要证明原来是氢氧化钠,可先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溶液除尽碳酸根,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所以,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为氢氧化钠;【探究启示】:由于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盖.【拓展迁移】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Na+、Cl ;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CO3 2—+Ca2+ =Ca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划线处“2”的意义。

2H2O__________________②2H__________________

2H2__________________④H2O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H2S B.S C.H2SO3 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8g;那么该温度下20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若将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1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温到t2 ℃(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的盐酸 B.胆矾 C.稀硫酸 D.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A.EuO B.Eu2O3 C.Eu3O2 D.Eu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请你根据以上现象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可能分别是稀硫酸和碳酸钠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C甲、乙可能分别是氧化钙和水

D石灰水变浑浊,不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将其溶液加热,冷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振荡.在这个过程中,液体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红→紫→无 B.紫→红→蓝→无 C.紫→蓝→红→无 D.紫→红→蓝→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1图是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P 点的含义是

②t 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③t 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2)根据下表回答: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挥

Na+

Ca2+

微溶

微溶

不溶

Cu2+

不溶

不溶

Ba2+

不溶

不溶

Zn2+

不溶

不溶

①BaCO3的溶解性 。从上表中找出一种不溶碱 (填化学式)。

②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

③利用上表写一个有氢氧化铜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