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   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答案】(1);(2)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3)NaOH

【解析】(1)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2)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根据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气体造成气压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用碳代替红磷,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

(3)乙同学要想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必须消耗掉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故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1)根据题意,写出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________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_________

(3)C装置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集气瓶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氧气完毕,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________作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___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理利用化学知识,生活更科学、更美好。

(1)柚子肉质脆嫩香气浓郁。能闻到香气浓郁是因为_____________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柚子皮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说明它具有_______性。

(2)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并搅拌。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化学与食品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某芝麻酱说明书,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未出现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②图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几种?答:____种。

③淀粉属糖类,要检验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通常选用_______(填试剂名称)滴在食物样品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下图中12号元素的名称是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她选择上述发生装置中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6)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c)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收。最好选用下列_______________装置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区分该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____mL 或______mL。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按照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33.8g放入125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溶液150g(不饱和).求: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反应前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