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分类均正确的一组是(  )

A. 水银 单质B.碳酸氢钠 小苏打 ,盐

C.氧化钙 熟石灰 氧化物D.氢氧化钠 纯碱

【答案】B

【解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汞俗称水银,其化学式为Hg,属于单质,故选项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分类有错误。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属于盐,故选项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分类均正确。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选项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分类有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分类有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 g样品加入10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金刚石硬度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石墨导电性的是_____

A玻璃刻刀 B铅笔芯 C钻探机的钻头 D干电池的电极

2)炭雕(如图)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又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认识溶液的变化。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②50℃时,将40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③20℃时,处于a点状态甲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别将5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甲、乙、丙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液体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常用过滤操作,如图是过滤操作装置图,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B______;其中漏斗下端要紧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是因为______。如果过滤两次后滤液仍不澄清,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即符号)表示:

1)氢离子_____

2)氢氧根离子_____

3)碘酒中的溶剂_____

4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P点表示,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_____

(3)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5g分别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填‘‘),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4)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和丙(甲、乙、丙相互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时,可采用______(填(降温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B 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质最分数增大

C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

D 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根本依据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

1)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若有沉淀、气体产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写出一有沉淀产生,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其气密良好.

①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小明同学认为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了水中所造成的.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一步做补充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

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

②该实验过程中,后用滴管加入的溶液为_____

③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在两者混合后溶液样品中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正确,请简述其中的理由__________

4)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l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