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若用D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预先装满水,氧气从____(填①或②)管通入。

(3)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体现上述优点的是____(填序号)

a 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c 块状的电石与水常温下反应制乙炔气体 d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在装置D中盛放适量的_____(填物质名称),并将气体从____(填①或②)导管口通入。

【答案】长颈漏斗 A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c 2HCl+Ca(OH)2=CaCl2+CO2↑+H2O 浓硫酸

【解析】

1)仪器a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的反应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即选用A;若用E装置装满水去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密度小于水,所以氧气应从②口进入;

3C装置加了多孔隔板和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可利用生成气体可使固液分离,达到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的目的,所以C的优点在于可控制反应的进行;要体现这个优点,一定是固-液反应,并且固体直径应不小于多孔隔板直径,即固体不为粉末状,所以只有bc符合;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CO2↑+H2O;要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D应盛放浓硫酸,此时气体是流经D装置,不是收集,所以从①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都能产生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部分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 B+ C+ D+非金属氧化物 E+ F+

3)根据网络图可得到相关物质的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猜想与探究)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探究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试管中

木条复燃

生成物有___________

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有氢氧化钠

(继续探究)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钠能作为供氧剂也很感兴趣,大家讨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右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CO2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

木条复燃

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氢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交流与比较)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_____

2)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_____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_____

(交流讨论)

你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

_____

猜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图①向石灰水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 图②向盛有氢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 图③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图④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CE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属于___(氧化物”)

(2)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

(3)写出BD之间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4)可以用___试剂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初中化学一些基础实验的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选择①②③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只能选择⑤作为CO2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二中利用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NaOH的反应,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大,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且气球变小,即可证明CO2可与NaOH发生反应.

3)图三实验操作中均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实验结论

铁、铜、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