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宝应县二模)含钠2.3%的100gNaCl、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与足量稀HCl充分反应后,再蒸发,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分析:依据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可知,反应后蒸发所得的固体为氯化钠,而在反应前后钠元素质量不变,据此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解即可;
解答:解:因为反应前后钠元素质量不变,所以设所得固体的质量是x
则有100g×2.3%=x×
23
23+35.5

x=5.85g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式计算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宝应县二模)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为
B
B
;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没有
没有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3)小丫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小丫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小敏认为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稍微变瘪
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稍微变瘪
;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a.可能是CO2b.可能是
氢气
氢气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证明猜想
b
b
成立;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铝是否与水反应
验证铝是否与水反应

【结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
性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宝应县二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宝应县二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宝应县二模)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