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KNO3  NaC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t2℃时,将20g KNO3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KNO3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                          

(3)将很稀的不饱和食盐水变为饱和食盐水,可行的方法有  .(只需填写一种即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1)同一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在上方的物质溶解度大,据此可得出答案;          

(2)从图中可读出t2℃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能溶解50gKNO3固体,据此可算出50g水中能溶解的KNO3固体的量,进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3)将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可增加溶质(适用于所有溶液),可减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液,如氯化钠),可降温(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的溶液,如硝酸钾).           

【解答】解:(1)由图知,t1℃时,KNO3的溶解度曲线在NaCl的下方,故溶解度小于NaCl;         

(2)t2℃时KNO3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能溶解50gKNO3固体,则50g水中能溶解25gKNO3固体,将20g KNO3固体投入50g水中不能得到饱和溶液;                                      

(3)从图中可看出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水或加入食盐的方法.                                         

故答案为:(1)小于;(2)不饱和;(3)蒸发水或加入食盐.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面较广,但难度都不大,容易错的是(2),学生容易理解错溶解度的概念,误认为溶解度是指100g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造成错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物质是(  )

A.BaCl2 B.AgNO3 C.Na2SO4    D.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金属的性质,下列化学方程式的表示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4Al+3O22Al2O3                 

C.鉴别黄铜和黄金:2Cu+O22CuO                           

D.镁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氯酸钾           B.氧气             C.氧化镁           D.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花香四溢一一分子不停地运动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常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烧杯⑦滤纸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 的一边,玻璃棒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组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近阶段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是   反应 (填反应类型),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A.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B.小芳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明明同学利用F作为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F的  (填“c”或“d”)端通人;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F的  (填“c”或“d”)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