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D. 等质量的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30℃降至10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错误;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此温度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则此温度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乙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小于60g,则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7.5%,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明显,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等质量的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30℃降至10析出的晶体质量甲大于乙,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镓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X=31

B. 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 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流程如下:

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下表所示:

温度(℃)

﹤32

32~36

﹥36

析出物的化学式

Na2CO3·10H2O

Na2CO3·7H2O

Na2CO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Mg(OH)2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中除了含有 Na+、CO32-、Cl-、OH离子外,还含有________等离子(写出一个即可)。

(4)写出Na2CO3·H2O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___,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装置A、B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____。若装置C的瓶内充满空气,正放在桌面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___(“X”“Y”)端口进入。

(3)如装置D所示,由的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②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的溶液,将氯化钾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最佳方法是采用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③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

10

8.7

7.4

7.2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2)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__________7(“>”、“=”“<”);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要求有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厚度堪比A4纸。含有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可用作手机,电脑和电视显示屏的基本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超薄玻璃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物 B. 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C. 超薄玻璃强度高、透光率好 D. 超薄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乙略去).

若 C 的溶液呈蓝色,D 是难溶性碱,则 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由 D→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若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盐,B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由 C→A 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