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10月定时作业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1)甲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猜想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猜想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点滴板是带有空穴的白色瓷板,可用作微型化学反应。在寻找新催化剂时,将一定量的红砖粉、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点滴板中,再分别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示),观察到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据此现象得出结论:红砖粉、硫酸铜溶液等也能做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小红认为不正确,

理由一:未探究它们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不变;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点滴板作为反应容器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同学们还想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反应过程中,用前 10 min 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验实号编

试剂

前 10 min 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不同纯度的锌

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a

纯锌

30 mL 30 %

564.3

b

含杂质的锌

30 mL 30 %

634.7

c

纯锌

30 mL 20 %

449.3

d

纯锌

40 mL 30 %

602.8

① 比较实验 a 和实验 b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_____和实验_____(填编号)。

③ 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通过实验,同学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物质的纯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很大影响,但是不一定是纯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 减少药品 B.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移动游码 D.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有:①反应温度;②反应物浓度;③是否使用催化剂;④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请用序号填写如下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1)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________;

(2)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________;

(3)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________;

(4)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________;

【答案】 ② ① ③ ④

【解析】(1)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

(2)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

(3)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4)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点睛: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1.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3.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4.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

【题型】信息分析题
【适用】一般
【标题】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填写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_作用。

(2)加热碳酸氢铵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该固体应该____________保存。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磨好的镁带用_______夹持(填写仪器名称)。

(4)加热铜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应该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D

【解析】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非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现象不能提到生成物的名称,故选项错误。
故选:BD。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区分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可行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所用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B

氧化铜和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C

酒精和蒸馏水

看颜色

D

双氧水和水

加二氧化锰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______;锥形瓶中应先放入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它与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比较,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任答一条)。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_______,你选择它的理由是____________。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滕州市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质量检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下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