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S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1所示:

(1)锶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锶离子的符号为

(2)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答案】(1)金属元素;5;Sr2+;(2)AC;B.

【解析】(1)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4,为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该微粒是锶原子,符号为:Sr;最外层的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r2+

(2)由于图2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可知,A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2个电子,C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都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于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B原子的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C.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D.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NO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将t3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KCl溶液,需加水________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___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3)现有t2KNO3的饱和溶液m1g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分离室采用的操作方法名称是_____

3)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

4)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5)通过计算,20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捕捉_____吨的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小烧杯B中盛放的是滴有石蕊溶液的蒸馏水。若小烧杯A中盛放的是________(写名称),则一段时间后小烧杯B中液体的颜色会逐渐变成蓝色;若小烧杯A中盛放的是_________(写名称),则一段时间后小烧杯B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SO4是制作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____(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若添加的NaOHNa2CO3过量,可加入适量____(填名称)除去。

(2)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图2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以下,因为Na2SO4的溶解度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3)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若溶解的过程中加入的水过导致粗盐没有完全溶解,则最后算的精盐的产率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都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溶液,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将燃着的短蜡烛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剩余氧气浓度15. 65%,二氧化碳浓度1. 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__( A”“B”“C”或“D )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