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①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金饰品 B 铁锅 C 铜导线

②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向含有氯化铜、氯化亚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④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

⑤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3500t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t

【答案】B 2000

【解析】

①金属做铁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故填:B

②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反应的方程式为,故填:

③向含有氯化铜、氯化亚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镁粉,与氯化铜生成氯化镁和铜,与氯化亚铁生成氯化镁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氢气,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镁,故填:MgCl2

④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是因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故填:

⑤设生成生铁的质量为x

3500t×80%×70%=98%×x

x=2000t

故填:20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

(2)E粒子属于_____(原子”“阴离子阳离子”),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3)F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处于第_____周期

(4)写出由B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小明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烧杯B中加入1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往烧杯A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烧杯将AB罩在一起(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溶液变色.

1)该实验研究微粒_____的性质.

2)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实验二:如图先往甲、乙装置烧杯A中分别装入30℃、80℃蒸馏水20mL,再进行实验(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往甲装置烧杯B中溶液颜色改变的时间比乙装置的时间长.

3)该实验研究_____对微粒运动快慢的影响.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泥沙 B 油脂 C 乙醇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烧碱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填)。

②将有t1℃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乙(填“=”)。

③在t2℃时,某同学向128.5g甲溶液中加入1.5g甲固体恰好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则原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把少量石灰石(或___________)放入试管里,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铁架台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用于___________试管;

4)若在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没有产生任何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我们要仔细查找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_____(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

2)试剂X_____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 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量比为1:2:2

C.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D. 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高存文、王晶禹,原文有删改)

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当煤粉、面粉和铝粉等可燃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可能会引发燃烧,短时间内火焰迅速传播,释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气压引起爆炸。燃烧时气压和气压上升速率越大,爆炸威力也越大。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得出:粉尘爆炸除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会受到粉尘浓度、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氧气含量和容器形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是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粉在密闭容器中爆炸时气压上升速率的测定结果。

图中显示,发生爆炸时在粉尘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上升速率随氧气浓度减小而降低。

粉尘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粉尘发生第一次爆炸时,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压力减小,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破坏力更大。

粉尘爆炸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如:通风除尘、向密闭容器或管道中充入氮气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粉尘爆炸所需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

a.悬浮的粉尘浓度b.氧气c.引起粉尘爆炸的温度

(2)依据曲线图得出当氧气浓度为21%、粉尘浓度小于a值时,爆炸威力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其原因______

(3)引发第二次爆炸的粉尘来源是______

(4)淀粉厂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N2,这种做法可预防粉尘爆炸的原因是______

(5)除文中列举的预防措施外,请你再举一条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