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___________.量取读数时,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根据如图装置或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①选取图2中的序号,表示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操作中当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玻璃棒、烧杯;a;(2)①DAB;蒸发;出现较多量的固体;②C。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试剂瓶用于盛放溶液,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a;

(2)①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AB;操作B的名称是蒸发,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 Na2CO3BaSO4NaC1CuO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产生的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

(2)写出步骤③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3)在溶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

(4)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固体混合物A的样品进行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A框中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保持B框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反应能得出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铜的制备如图为某兴趣小组用含较多杂质的铜粉制取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两种实验方案。

1)制备中需过滤得到硫酸铜晶体。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2)灼烧杂铜除去其中的杂质,产生CO2和少量CO.灼烧后的产物为CuO及少量Cu.产物中含有Cu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方案通入氧气,少量Cu转化为Cu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方案中加入浓硫酸发生的反应有Cu+2H2SO4=CuSO4+SO2↑+2H2O

方案优于方案的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甲   乙(填“>”、“=”或“<”).

(2)若想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晶体,常采用   方法.

(3)t2℃时,将15克甲放入装有50克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A点状态中乙溶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如今我们的化学教育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先后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

(分析讨论)(1)实验装置漏气;(2______,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3……

(实验改进)(1)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在集气瓶里先装进a体积的水,其作用: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二是______

2)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

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测得实验结果如下(气体体积):(单位:mL

反应前玻璃管内

反应前注射器内

反应后注射器内

40

30

18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实验结论)(1)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是在密封容器内进行。

2)该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燃烧后的产物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将18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2℃时用相同质量的水配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质质量的关系为甲_____乙。

3)取t2℃时甲的饱和溶液90g,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如该粒子表示一种原子,则xy的差值为______(填数值);

(2) 如该粒子表示一种阳离子,则该粒子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3) 写出x=8x=13的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