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杰和小燕学习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后,知道碳与氧气反应,若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于是两人联想到木炭粉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①C+2CuO2Cu+CO2↑          ②C+CuOCu+CO↑

        他们想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空白处)

【提出问题】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

⑴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  ⑵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⑶产物是            ①▲           。

【设计方案】

⑴检验CO2的方法是                  ②▲                           。(用方程式表示)

⑵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CO,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CO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不可行的原因。


检验方案

不可行的原因

小杰

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

③▲

小燕

点燃生成的气体,观察能否燃烧

④▲

    

 查阅资料后,他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与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试纸(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而遇二氧化碳不反应)

【实验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有Cu生成

B中黄色试纸变蓝

有  ⑤▲   生成

C中             ⑥▲              

有CO2生成

【反思与评价】

⑴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⑦▲      。

⑵实验结束时,为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橡皮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试剂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⑧▲                        。

⑶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C后应添加的装置是        ⑨▲         。

【拓展与交流】

     如果用如图2装置代替图1中的A装置,这样既可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赶”出来,该气体可能是      ⑩▲        。

 ①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②Ca(OH)2 + CO2 = CaCO3↓+ H2O

③即使无一氧化碳,没有氧气小动物也会窒息死亡  

④一氧化碳太少,没有可以助燃的氧气

⑤CO         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⑦冷凝的水回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⑧C中液体倒流入A装置中,导致试管可能炸裂

⑨点燃一只酒精灯,作尾气处理装置  ⑩氮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杰和小燕学习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后,知道碳与氧气反应,若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于是两人联想到木炭粉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①C+2CuO
 高温 
.
 
2Cu+CO2↑②C+CuO
 高温 
.
 
Cu+CO↑
他们想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空白处)
(一)提出问题: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二)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  (2)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3)产物是
 

(三)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
 
.(用方程式表示)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CO,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CO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不可行的原因.

  检验方案 不可行的原因
小杰 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 ③_____________
小燕 点燃生成的气体,观察能否燃烧 ④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后,他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与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试纸(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而遇二氧化碳不反应)
(四)实验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
精英家教网
实验现象 检验方案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有Cu生成
B中黄色试纸变蓝 有⑤_____生成
C中⑥___________ 有CO2生成
 
(五)反思与评价:
(1)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橡皮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试剂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3)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C后应添加的装置是
 

(六)拓展与交流:
如果用如图2装置代替图1中的A装置,这样既可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赶”出来,该气体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杰和小燕学习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后,知道碳与氧气反应,若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于是两人联想到木炭粉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①C+2CuO数学公式2Cu+CO2↑②C+CuO数学公式Cu+CO↑
他们想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空白处)
(一)提出问题: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二)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 (2)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3)产物是______.
(三)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CO,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CO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不可行的原因.

检验方案不可行的原因
小杰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③_____________
小燕点燃生成的气体,观察能否燃烧④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后,他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与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试纸(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而遇二氧化碳不反应)
(四)实验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

实验现象检验方案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有Cu生成
B中黄色试纸变蓝有⑤_____生成
C中⑥___________有CO2生成
(五)反思与评价:
(1)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橡皮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试剂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C后应添加的装置是______.
(六)拓展与交流:
如果用如图2装置代替图1中的A装置,这样既可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赶”出来,该气体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溧水县二模 题型:问答题

小杰和小燕学习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后,知道碳与氧气反应,若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于是两人联想到木炭粉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①C+2CuO
 高温 
.
 
2Cu+CO2↑②C+CuO
 高温 
.
 
Cu+CO↑
他们想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空白处)
(一)提出问题: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二)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  (2)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3)产物是______.
(三)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CO,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CO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不可行的原因.

  检验方案 不可行的原因
小杰 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 ③_____________
小燕 点燃生成的气体,观察能否燃烧 ④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后,他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与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试纸(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而遇二氧化碳不反应)
(四)实验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

精英家教网

实验现象 检验方案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有Cu生成
B中黄色试纸变蓝 有⑤_____生成
C中⑥___________ 有CO2生成
 
(五)反思与评价:
(1)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橡皮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试剂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C后应添加的装置是______.
(六)拓展与交流:
如果用如图2装置代替图1中的A装置,这样既可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赶”出来,该气体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8?溧水县二模)小杰和小燕学习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后,知道碳与氧气反应,若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于是两人联想到木炭粉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①C+2CuO2Cu+CO2↑②C+CuOCu+CO↑
他们想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空白处)
(一)提出问题: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二)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  (2)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3)产物是______.
(三)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CO,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CO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不可行的原因.

 检验方案不可行的原因
小杰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③_____________
小燕点燃生成的气体,观察能否燃烧④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后,他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与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试纸(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而遇二氧化碳不反应)
(四)实验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

实验现象检验方案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有Cu生成
B中黄色试纸变蓝有⑤_____生成
C中⑥___________有CO2生成
 
(五)反思与评价:
(1)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橡皮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试剂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C后应添加的装置是______.
(六)拓展与交流:
如果用如图2装置代替图1中的A装置,这样既可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赶”出来,该气体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