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__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填标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光滑面磨砂面”)盖好集气瓶。

【答案】试管 铁架台 2KMnO4K2MnO4+MnO2+O2 BD CaCO3+2HCl=CaCl2+H2O+CO2 磨砂面

【解析】

1)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铁架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由于是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考虑到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特征,故需选用BD装置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集气瓶口处玻璃做了磨砂处理,玻璃片磨砂面与其接触的气密性更好,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好集气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①2个氧原子___________,②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____________

(2)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x=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下的pH值均在通常情况下测定)(  )

A.pH<5.6的雨水都是酸雨

B.稀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值会逐渐增大

C.10g 10.6%Na2CO3溶液与10g 10.6%CaCl2溶液混合后的pH>7

D.40gNaOH固体加入100g 49%的硫酸溶液中,所得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古代文献”中的化学原理解说大赛,请你一起参与:

1)诗句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现在进入第一篇章“诗歌与化学”:

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漉”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_____

2)古典著作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现在进入第二篇章“古典著作与化学

①《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的“五谷”是指稻麦黍稷菽稻俗称水稻大米,其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②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熟石灰)荻灰(草木灰)等分煎合..,可去除黑痣药方中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③北宋《浸铜要略序》记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 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②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有利于CO生成

C.两条曲线交点,即达到蜡烛燃烧总量的一半

D.蜡烛熄灭时, 容器内氧气未耗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 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 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说明Cu不能转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bc段发生的反应为2Cu+2H2SO4+O22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在钙原子中,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图D中,X= _______

3A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

4)上述示意图中,一共出现了_________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