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___ ,其中应该做出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3)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若用E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_________进入.若E中不装水,也能用来收集氧气 ,此时氧气应该从_________进入,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

(4)乙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和空气接近。实验室用电石(一种固体)和水反应制取乙炔,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城东校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共存物

B.医用生理盐水

C.雪碧饮料

D.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加入二氧化锰后木条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证明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过程不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有错误的是 (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分液漏斗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少量CO2气体应选择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若将装置A与D相连,则将看到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装置A与E相连装置,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与F连接,则F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_。

(5)C+O2CO2是我们熟悉的反应,生成物也只有CO2,为什么在实验室我们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条)

【答案】 化学式表达式略 可控制反应速率 B 紫色石蕊变红 化学式表达式略 化学式表达式略 密度大于空气 通常,不可燃不助燃 灭火 往往不纯净

【解析】(1)根据反应原理以及分液漏斗的特点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酸的性质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熄灭阶梯上蜡烛的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且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用途;

(5)用碳的燃烧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很难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或者燃烧的条件下,很难将其控制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因而无法收集。

【解析】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以定量控制液体的用量,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少量CO2气体应选择B;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若将装置A与D相连,则将看到装置D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CO2+H2O→H2CO3;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和水,故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CO2 + Ca(OH)2→CaCO3+ H2O;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5)用碳的燃烧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很难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或者燃烧的条件下,很难将其控制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因而无法收集。故在实验室我们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收集到的气体往往不纯。

【题型】探究题
【适用】困难
【标题】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氧气的含量: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塞在整个实验中的运动状况是先向_______(填“左”或“右”,下同),然后向_______,最后停在刻度_______处。

(3)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测定结果偏低,写出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仪器,能够用来加热大量液体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