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加入___________可制氧气。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____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 2O——2个氧元素 B. AlCl3——氯化铝

C. Ca2+——钙离子 D. 2H2O——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少量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纯碱

C.植物油

D.蔗糖

(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净化水的方法有:

①过滤 ②蒸馏 ③加明矾吸附沉降 ④消毒杀菌

⑤活性炭层吸附.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

(4)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氯化钠 C. 酒精 D. 花生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冰块 C. 花生油 D. 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B. 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C. 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 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D.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印度洋海啸使当地的饮用水受污染.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处理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

B. 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

C. 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

D. 饮用前加热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分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Al、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E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来净化水;F为紫红色固体, G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写出C合金的一种名称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