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1)一份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某一浓度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②通过计算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另一份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B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

0

1

2

3

4

5

6

B增加的质量

0

2

3

4

4.6

X

4.6

①右上表中,第5分钟时,x=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实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3.3% 29.2% 4.6 大于 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测量结果偏高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①由图像可知最终反应后固体的固体为2g,是剩余的没有反应的杂质的质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2g-2g=1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3.3%

②由图像可知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时,消耗盐酸为10g时,碳酸钙的用量是12g-8g=4g

设:10g盐酸中所含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g x

x=2.92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9.2%

(2)①由表格可知当二氧化碳质量达到4.6g时质量不再增加,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最大量是4.6g,所以第5分钟时,x=4.6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6g

解得:x=10.45g

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100%=87.1%;所以该实验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大于另一实验,其原因可能是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测量结果偏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和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按照影响化学实验的因素是一种还是多种,可将化学实验分为:研究单因素问题的实验;研究多因素问题的实验。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①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

(2)盐可看作是酸、碱中和的产物,而由不同的酸碱生成的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水溶液呈酸性;弱酸强碱生成的盐水溶液呈碱性。强酸:盐酸、硫酸等;弱酸:碳酸、醋酸等;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弱碱:氨水、氢氧化铁等。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其在水中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水解,最终产生氢氧根离子。请据此推断硫铵水溶液的pH______(“>” “<”)7;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D.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

B.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 d点时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

D.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 1 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 2 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 2),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 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 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 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 的滤纸先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____(填“高” 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 1,乙同学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 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s 时蜡烛熄灭), 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和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所以位于同一族

B. 钠、钾都是金属元素

C. 等质量的金属钠、钾中含有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钾

D.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反应前后,碳和氮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

D.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