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金属单质,C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溶液呈蓝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B______,C________;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①和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3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请从“①碘酒、②味精、③天然气、

④氮气、⑤聚乙烯塑料袋”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皮肤局部消毒的是 ;(2)随便废弃后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3)膨化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4月阶段性自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 (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 g;

(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4月阶段性自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一定量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Zn

B.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

C.滤液中只有Zn(NO3)2

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和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4月阶段性自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NH3+H2O+CO2====NH4HCO3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C.用炭、氧气和氧化钠制碳酸钠C+O2CO2,CO2+Na2O===Na2CO3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OH溶液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O

Cu

稀硫酸溶液、过滤

D

KNO3

NaCl

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加锌粒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适量稀硫酸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pH=7

B. 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 等质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不变色

D. 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4:3的镁、铝发生反应应,产生气体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4 mL 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 cm

2 cm

3 cm

4 cm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溶解

无沉淀

少量灰白色沉淀

较多量灰白色沉淀

大量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Mg(OH)2]难溶于水,Mg(OH)2 MgO + H2O

【猜想与假设】

Ⅰ. 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氯化镁。

Ⅱ. 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镁。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① 取一定量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 5mL 蒸馏水,振荡、静置

② 取等量氯化镁固体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加5mL蒸馏水,振荡

① 中固体量未减少

② 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

取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室温晾干,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试管口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

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3

① 在1支试管放入一小段光亮的镁条,加入 5mL 蒸馏水

② 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镁饱和溶液

① 中无明显现象

② 中镁条表面立即持续产生细小气泡并不断溶解,一段时间后镁条全部溶解,有大量灰白色沉淀

实验4: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在小烧杯中放入约 50 mL 质量分数为0.5% 稀盐酸,然后加入10 cm 光亮的镁条,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48

77

85

87

95

100

溶液pH

2

3

5.2

7.2

8.6

9.1

10.6

实验现象

大量气泡

镁条表面变暗,气泡减小

镁条表面变灰,有沉淀生成,并逐渐增多

【解释与结论】

(1)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猜想与假设Ⅰ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

B.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

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酸性物质

(4)根据实验4,你认为产生灰白色沉淀的条件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经过进一步实验,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________反应生成的。

(6)通过本实验,今后再遇到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时,可以从______角度分析原因(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