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和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①只有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滴加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

如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________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称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C②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已与锌反应生成,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不可能存在硝酸银取少量固体,滴加稀盐酸还原三氧化二铁制得铁20%

【解析】

(1)由图可知,铝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13,质子数=核电荷数=13,A选项正确;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因此易失去这三个电子,呈正三价,B选项正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的金属元素是铝,C选项错误;铝有良好的导电性,D选项正确。

(2)猜想②不合理,因为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SO4已与锌反应生成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不可能存在硝酸银;若想确定固体B的充分,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盐酸,若有气体产生,则证明猜想①成立,若没有气泡产生,则无法确定,反应方程式是

3)焦炭的作用除提供能量外,还用来制取CO来还原三氧化二铁制得铁。

4)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制得铁单质,方程式是

5)生成CO2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设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x=10g,杂质的质量为12.5g-10g=2.5g,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将燃烧匙内的白磷点燃放人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停止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请你分析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任写二条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物质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1)判断A—F是什么物质(写物质名称):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E+D→F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方法是______,观察到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按照如图 1 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 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______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 2 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 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 3 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 验 分 析) 根据图 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氧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乙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她选择上述发生装置中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6)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c)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收。最好选用下列_______________装置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仪器

(1)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_____________,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操作是从试管的____________往上套,加热时大拇指放在试管夹的___________柄上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存在的3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_____;收集氧气可以用_____法和_____法.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在结束实验时,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F。则:

(1)A的俗名 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 D的用途______ (写一点即可)。

(2)写出A与B混合得到C与D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其中B起_____作用,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