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向硫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钡溶液

B. ②向盐酸、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

C. ③向等质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同种稀硫酸

D. ④向一定温度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

【答案】B

【解析】A、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的导电性不可能为零,与图像不符,错误;B、向盐酸、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生成的碳酸钙能与溶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等盐酸完全消耗后,才有沉淀析出,与图像相符,正确;C、向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稀硫酸,横坐标是硫酸质量,在硫酸量不足是产生氢气多少跟硫酸质量有关,硫酸加入到一定质量时锌反应完,最终铁粉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与图像不相符,错误;D、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原溶液中溶剂减少,会析出溶质,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少,与图像不相符,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使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用烧瓶收集二氧化碳后,按 D 装置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胶头滴管中盛有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打开止水夹,形成红色喷泉。 有同学提出疑问该实验中二氧化碳减少是否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①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则需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_____生成请你 设计实验证明(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应如何证明其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 B.NaOH C.CaO

(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登山的过程中发现山上的岩石是红色的,他根据所学知识猜测岩石中可能含有氧化铁,为了验证猜想并测定其含量,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一定温度下,CH4可将Fe2O3还原为单质铁,若温度控制不当,还可生成少量的Fe3O4

②单质铁和Fe3O4均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1)小明利用A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酒精喷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H4,目的是______

(2)小明将A装置中得到的固体经过水洗、过滤、干燥处理后,再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仪器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出了岩石中含有氧化铁的结论。

(3)小明将反应后的B装置冷却到室温,根据量筒内水的体积V(产生气体的体积),通过有关计算求出了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评价反思)

实验后小明经过认真反思,认为:

(1)在实验中对甲烷的使用没有“物尽其用”,请你给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

(2)若B装置的固体含有一定量的Fe3O4,则会导致测得的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含量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请你利用处理后的固体、CuSO4溶液、磁铁等试剂及用品,结合资料所给信息,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含有Fe3O4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

物质

0

20

40

60

80

110

169

NaCl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到,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G转化为H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B转化成E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3)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

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________、K________

②请完善由CO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单孔橡胶塞塞上细玻璃管,细玻璃管上端用气球密封,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总质量为M1,将锥形瓶取下,取出细玻璃管,下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

(2)白磷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天平平衡的原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

(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文化学文化知识的通用语言.请用数学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一个氢离子________ ②水中氧元素显﹣2________

2个钙原子________ 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2)如图所示,分别表示A、B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以下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物质属于________(填物质分类,下同),丙物质属于________

②根据图示信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________(不变”)

③甲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A、B表示),若A的通常化合价显+2价,则甲物质中B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作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