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如图的装置,图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错误:①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错误:②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错误:③伸入试管的导管过长.

分析 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分析.

解答 解:根据与正确装置的对比和原理可知,试管口未塞棉花,容易导致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不该向上倾斜,容易造成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伸入试管的导管过长,容易造成装置中原有空气排不干净和制取的氧气不易导出.
故答案为:
①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②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③伸入试管的导管过长.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指错和改错,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定要记好.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常温下,A、B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D溶液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推断:A是H2O2,E是CuO.(写化学式)
(2)反应④结束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的操作是过滤;农业上常用H 和石灰加水配制杀虫剂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原因是Fe+CuSO4=FeSO4+Cu(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④Ca(OH)2+Na2CO3=2NaOH+CaCO3↓.
(4)写出化学方程式⑤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碳酸钠.
(4)用酚酞试液不能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取试样溶于水,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某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不行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方法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结论若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若变红,则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学习过CO2以后,我们已经知道CO2可以与Ca(OH)2发生反应,联系到CO2和同一类物质NaOH是否发生反应呢?为证明是否发生反应,小明设计出如图1的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烧杯,b胶头滴管.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形成水柱.
实验③小气球胀大.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矿泉水塑料瓶.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不能确定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
(5)如图2,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迅速塞紧瓶塞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振动,却听不到铃声.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瓶内二氧化碳被反应,瓶内几乎为真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集气瓶的体积为250ml,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下列操作或计算不符合要求的是(  )
(橡皮塞体积忽略不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20%计算)
A.空气氧气可以同时通入
B.通过观察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知道通入空气或氧气的体积
C.先通入150mL的氧气再通入100 mL的空气
D.先通入125mL的氧气再通入125 mL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C.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家秧苗出现了倒伏、叶色发黄等现象,需施用复合肥,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B.Ca(H2PO42C.NH4Cl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对于化学这门新学科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在研制新材料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生产、生活中所用物质都来自于自然
C.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可以归属化学研究的范畴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如图为同学们提供了两个常见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实验①试剂瓶的颜色,棕色试剂瓶C内的液体是浓硝酸,当打开A、B试剂瓶瓶塞观察:B瓶口处有白雾出现,说明B瓶装的是浓盐酸.
(2)放置几天后,实验②中三支试管内的铁片有明显生锈的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