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锌和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

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压强传感器替换注射器进行实验,测得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片分别与等质量、浓度为5%15%的稀盐酸反应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上图所示。根据该图中的信息,你能得出的两条合理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某化学兴趣 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己知:2Na2O2+2CO2=2Na2CO3+ O22Na2O2+2H2O =4NaOH+O2

①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 ;

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实验结束后,取出C装置中的固体溶于水,有气泡产生,得到无色溶液。则该无色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④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相比,过氧化钠(Na2O2)固体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的供氧剂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任答一点)。

【答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用手向右拉注射器的活塞,松开手后,若活塞能恢复到原来的刻度,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 锥形瓶内产生气泡,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动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的浓度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多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说明氧气已满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Na2CO3NaOH 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操作简单或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


(1)①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形成密封体系,然后用手向右拉注射器的活塞,松开手后,若活塞能恢复到原来的刻度,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故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用手向右推注射器的活塞,松开手后,若活塞能恢复到原来的刻度,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
②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锥形瓶内产生气泡,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增大,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填:锥形瓶内产生气泡,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动;
③由图象信息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的浓度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多;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
(2)①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填: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说明氧气已满;
②在装置C中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可能部分二氧化碳没有完全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填: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③实验结束后,取出C装置中的固体溶于水,有气泡产生,说明C中还有未完全反应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故填:Na2CO3、NaOH
④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方法相比,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装置简单,原料易得,反应能在常温下进行,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故填: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操作简单或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反应所得硫酸铜、稀硫酸混合液制备CuSO4·5H2O,其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20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0.7g

1)试剂X应选用__(填序号)。

a Cu b CuO c Fe

2)操作A______,操作中所用玻璃仪器有___、玻璃棒、烧杯。

3)操作B_____、降温到20℃结晶、过滤。过滤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结果精确到0.1%

4)操作C为冰水洗涤、低温干燥,用冰水洗涤的目的;

Ⅰ是_________;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100克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N点时所得溶液的pH值为 (填编号);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2)通过计算,确定M点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左边右边填写下列空白。

两边同时加入金属后,哪边反应快? 两边同时加入固体后,哪边试管璧热

。 。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里哪边液面高 取下镁带点燃后,将生成物全部放回,哪边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维价类图可有效帮助我们建立物质之间的联系,高效进行化学学习,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

2E点表示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某物质是煤燃烧的产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该物质代表的点是____________

4)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5C点对应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Na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填空。

0

10

20

30

40

氯化钠

35.7

35.8

36

36.5

37

碳酸钠

6

16

18

36.5

50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1)曲线M是表中_____的溶解度曲线,该物质在5℃时的溶解度约为___g

2)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40°C范围内会有_____个两线交点。

310℃时,将15g氯化钠和15g硝酸钾固体同时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静置后,烧杯底部剩余的固体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五氧化二钒(V2O5)是一种工业催化剂,如图是制取V2O5的工艺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已知物质X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探究总是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标签缺损的溶液,如下图。为了确认其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2CO3;猜想三: NaHCO3 猜想四:NaOH

(设计实验一)

小明取少量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读取数据,pH=9,得出结论,猜想四成立。

小王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从小明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判断出猜想_________也一定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二)小红取适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此溶液,溶液中产生气泡。于是认为猜想二正确。

小王认为仍然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常温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以下表格中的数据。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21.8

9.6

(分析结论)从资料显示的数据,再结合药品的标签,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交流)(1)Na2CO3和 NaHCO3在生活中被称为“苏打兄弟”,其中NaHCO3在生活中可用来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Na2CO3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另一种气体而转变成 NaHCO3。请你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可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兴趣小组和老师一起继续实验,将盐酸滴加到Na2CO3溶液中进行反应,并用数字化实验装置pH传感器测定了溶液中pH的变化。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下图所示。

(3)0-50s时,同学们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请你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

(5)C点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