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相关实验操作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4)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钠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5)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

请计算: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答案】(1)试管;集气瓶;

(2)可控制反应速率,又可节约药品;

(3)2KClO32KCl+3O2↑;A;②;

(4)AE;

(5)答:①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2g.②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8.7g.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回答;

(2)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3)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固体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

(4)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5)据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原理可知:反应中减少的固体的质量即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并据氧气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和集气瓶;

(2)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需要氧气时滴加液体,不需要时,不再滴加,故还能节约药品;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

(4)用加热氯化钠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1.6g﹣28.4g=3.2g;

设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是x

2KMnO4K2MnO4+MnO2+O2

87 32

x 3.2g

=

x=8.7g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

(2)可控制反应速率,又可节约药品;

(3)2KClO32KCl+3O2↑;A;②;

(4)AE;

(5)答:①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2g.②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8.7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

B. 钨的熔点高,被用来做灯泡里的灯丝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焚烧小麦秸秆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1℃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如图2: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如图2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铝离子(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B

E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序号,下同).

(3)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