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答案】 ①③⑥⑦⑨⑩ 浮在水面 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高的一支蜡烛 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分布在烧杯的上部,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受热后的分布分析。

解:(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可知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故答案为:①③⑥⑦⑨⑩
(2)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在点燃前的现象可知: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3)由实验现象可知,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可生成水;由题意可知,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说明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4)结合图示,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受热后分布在烧杯的上部可知,最先熄灭的是高的一支蜡烛其原因是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分布在烧杯的上部,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

(1)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2)根据下图,读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 L;精盐质量是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中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结论):就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________,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________.(填“剧烈”或“不剧烈”);

(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

小明按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铁丝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铁丝径为)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下表:

物质

纯铁丝

含碳的铁丝

含碳的铁丝

含碳的铁丝

燃烧时

的现象

无火星四射现象,

熔断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________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图所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____________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________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的pH B. 读出液体体积

C. 稀释浓硫酸 D. 移走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小勇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

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__

(2)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低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漏气

B. 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D.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写出A、F的化学式:A 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5)反应②能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