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是B

B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答案】B BAC

【解析】

A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也不能判断,故A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故B正确;

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不能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

故选C

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2O4+CaOH2CaC2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仪器a的名称是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IDH

甲:FDG 乙:GFD 丙:DFG 丁:DGF

在上述装置中,F装置的作用是_____H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现象分别是第一个D装置_____;第二个D装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g

.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Ⅲ.KNO3 中含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的一般方法是_____

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__

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填字母)。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如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下同)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可用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根据图2所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Ⅰ.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

Ⅱ.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选填);

Ⅲ.图A表示的是_____(选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中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填一种即可)

(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是某物质发生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发生该变化的条件是_____(填一个)

2)按图2方式量取了20mL水用于稀释浓硫酸,稀释后的实际浓度_____稀释后的理论浓度(填>、<或=)。

3)按图3称量3.0g氯化钠(1g以下用游码)。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_____3.0g(填>、<或=)。

4)图4所示的实验结束后,a管所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与b管所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依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溶液a一定显________性。

2)白色固体b一定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的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c:①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5)稀HNO3溶液能否用稀HCl溶液替代_________________(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三个氮原子________;②两个亚铁离子_____;③负二价的硫元素_______;④ 菱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