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元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的常用装置,根据装置回答:

(1)图中仪器m的名称为 ,请写出用装置A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装置C可用于收集的常见气体是(写出一种即可)

(3)若用装置B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水蒸气,可在装置中装入 ,气体应从 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对应化学符号:① 镁离子 ;② 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请从上面右图中写一条关于硅元素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请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提纯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粉末

C、打磨后镁条变亮 D、放出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有害,应多饮用纯净水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A、B两种盐可制得一系列的重要化合物,有某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是BaCl2且在Ⅰ步反应中过量,B的溶液呈蓝色,C是一种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B物质是___________

(2)下列四种物质中,不符合C物质条件的是___________

①NaOH ②KOH ③Ca(OH)2 ④Ba(OH)2

(3)写出第Ⅳ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1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2)制备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11.6gMg(OH)2需要36.5%HCl溶液 g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逐渐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

(3)制备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符号表示下列意义或写出符号的意义:

5个铁原子 3个二氧化硫分子

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