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魔术时发现,若向某种红色饮料中加碱和亚甲基蓝(一种化学试剂),混合振荡后,饮料先变成蓝绿色,静置后逐渐变成黄绿色。

(提出问题)加碱和亚甲基蓝后,红色饮料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查阅资料)

ⅰ.该饮料含有天然色素“花青素”,它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ⅱ.亚甲基蓝呈蓝色,溶于水可形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实验1 初步探究饮料变色的原因。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酸碱性________影响饮料的颜色(填“会”或“不会”)。

(2)小组同学认为“加入亚甲基蓝不是饮料变蓝绿色的唯一原因”,依据的现象是_____

(3)综合实验1猜想“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2 进一步探究静置一段时间后饮料颜色变化的原因。

(4)由实验2-1可以推断,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导致饮料静置后变黄绿色,理由是_______

(5)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化学魔术中红色饮料发生颜色变化的过程与________有关。

【答案】会1-4中呈紫色1-3和1-5(多写1-1不扣分)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的产物是Na2CO3和水,2-1的现象说明Na2CO3不会导致静置后的饮料变黄绿色亚甲基蓝、NaOH、空气或氧气

【解析】

对比实验1﹣21﹣3,推测酸碱性对饮料颜色的影响;分析实验1﹣4的现象,找出依据;对比实验1﹣31﹣5的现象,得出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对比实验2﹣12﹣2,结合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分析;

(5)结合实验1和实验2,分析亚甲基蓝、空气和振荡对红色饮料变蓝绿色的影响。

(1)向红色饮料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呈酸性,饮料仍呈红色,向红色饮料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饮料变成黄绿色,由此说明酸碱性会影响饮料的颜色;

(2)在实验1﹣4中,向红色饮料中只滴加亚甲基蓝,红色饮料变成紫色,说明加入亚甲基蓝不是饮料变蓝绿色的唯一原因;

(3)只向红色饮料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红色饮料变为黄绿色,向红色饮料中同时滴加亚甲基蓝和氢氧化钠溶液,红色饮料振荡后呈蓝绿色,由此说明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依据的实验是实验1﹣31﹣5

(4)NaOH变质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CO2反应的生成是Na2CO3和水,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呈碱性2﹣1的现象说明Na2CO3不会导致静置后的饮料变黄绿色;

(5)结合实验1和实验2,使红色饮料发生颜色变化需要亚甲基蓝和氢氧化钠,还需振荡试管,说明与空气中的成分也有关系,因此化学魔术中红色饮料发生颜色变化的过程与亚甲基蓝、NaOH、空气或氧气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营养,而且某些方面更优于牛奶。

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约20%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同时产生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吸收。

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使得牛奶的酸度升高。酸度可以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营养。研究者选取某种市面常见的酸奶进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酸奶喝得过多会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每天250克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最好不要在空腹时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一般选择饭后喝效果比较好。

近年来,常温酸奶逐渐流行起来。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的加工工艺不同。低温酸奶仅在生牛乳状态时经过一道灭菌处理,乳酸菌可以存活其中,但保存条件苛刻,需低温存储,且保质期较短。而常温酸奶需要进行巴氏灭菌热处理,该处理方式会杀灭一切细菌,所以可以常温保存较长时间。

酸奶营养美味,建议在购买的时候,仔细看配料表,根据需求去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牛奶制作酸奶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变化(物理化学”)。

(2)酸奶是补钙佳品,这里的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单质

(3)酸奶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和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由图中数据可知,影响酸奶酸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奶营养丰富,但要注意适量饮用

B.酸奶适宜在饭前饮用

C.常温酸奶中含有丰富乳酸菌

D.酸奶更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__;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中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1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中,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为x 、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时,物质x与物质z的溶解度相等;

②当x中含有少量y时,应采用________(降温结晶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x;

t3℃时将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t3℃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在粗盐提纯时通常需要①溶解 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NaOH溶液、Na2 CO3 溶液③过滤④加入足量稀盐酸⑤蒸发结晶等操作来除去粗盐中的Na2SO4、 MgC12、Ca C12杂质以达到提纯的目的。

a.上述步骤①③⑤中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b.提纯的上述操作中共发生__________个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

(1)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利用新能源制氢设备”(如图)电解18 kg水,可得氢气的质量为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水的损失忽略不计,操作M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且温度没有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増大减小”)。

(2)实验所得的溶液中肯定不饱和的有________(填溶液编号)

(3)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溶液编号)。

(4)溶液c到溶液d的转化过程中,最多可能析出晶体(不带结晶水)_______g。

(5)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