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图像如下: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50

100

80

产生沉淀的质量/g

0.98

2.94

2.94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并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若三组数据中,只有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上图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 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SO4、H2SO4 9.6% 85

【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碱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真审题,弄清反应过程,分析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关系是解题的基础

(1)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所以对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由于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0.98g沉淀,加入8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2.94g沉淀,说明30g的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2.94g-0.98g=1.96g,第一组加入50g氢氧化钠时,只生成了0.98g氢氧化铜,说明只有15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在加入3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才生成沉淀,废液中溶质为CuSO4、H2SO4

设: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98

x 2.94g

x=4.8g

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100%=9.6%

(3)若三组数据中,只有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为第三组,前35g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后45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a的数值是氢氧化钠溶液与恰好与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的数值,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上图中a的数值为50g+35g=85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m g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80

(1)通过计算确定m的值为__________

(2)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写出(1)、(2)计算过程)

(3)求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硝酸铵、硝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钾四种化肥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三种物质)。

(1)其中所加试剂可能是:甲__________(填俗名),乙__________(填名称)、丙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四种化肥样品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图标示的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该物品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

A.价格低廉 B.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元素

C.铝、钡、钛是人体非必需元素 D.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

(3)刷洗后的铁锅,第二天常常会看到锅内有暗红色的物质出现,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小英同学在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________(不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结束后,将图1中剩余的两种金属片放入图2试管③中,充分反应后试管③中的溶液为无色,则试管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________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写一条不考虑搅拌使用催化剂”)。

(3)“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Fe。若试剂X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

(4)FeSO4溶液得到FeSO47H2O的过程中包含蒸发、________等操作其中蒸发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1)永兴岛上的饮用水主要利用海水淡化膜对海水进行二级 脱盐后获得。分离原理如图所示,该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_____操作相似;

(2)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从海水中获取食盐的方法是_____

(3)海水提取粗盐后的母液还可以用来提取金属镁,其流程如下:

该流程中,溶液 A _____,其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___________相同。

实验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了探究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小艳同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选择了一种试剂作对比,确定了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粒子,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