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B.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C.铅是由铅分子直接构成的

D.铅原子的中子数为125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A、左上角的数字为82,表示原子序数为8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铅是金属元素,铅是由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不正确;

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为82,则中子数为;故D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1)徒步旅行,经常需要在野外过夜。搭建帐篷的撑杆多为铝合金。不采用金属铁作为支撑杆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同时接触易发生锈蚀,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 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述其原因:_____

2)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其中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

3)为了验证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他还需要选择的两种盐溶液是_____。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一氧化碳表现出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如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写出原料焦炭的一个作用_____

55g某钢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得到 0.33g 二氧化碳。求此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小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填仪器名称)。

4)向B装置的仪器①中加水,使其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继续向仪器①加水,发现仪器①中的液面不下降,则B装置_____(填漏气不漏气无法确定);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最佳装置组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宏观角度: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从微观角度: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填序号);

3)从变化角度:

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当负极产生的气体为 10mL 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mL

4)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超滤膜可起到过滤不溶性杂质的作用。

②在家中采用_____ 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微粒ABCDE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微粒E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_周期,微粒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B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祺祺:向试管I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分别完成试管II和I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下探究,请分析后作答:

(1)雯雯经过分析推断,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祺祺把沉淀M、N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祺祺把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则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

A.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O2CO

B.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3CuFe2(SO4)3

C. 镁带燃烧 MgO2MgO2

D. 红磷燃烧 4P + 5O2 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 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 a的取值范围:a≥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