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向160 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40 g 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9 g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 (写名称)。

(3)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95.1;(2)硫酸钠;(3)5%

【解析】(1)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溶液的总质量减去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故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60g+40g-4.9g=195.1g;(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3)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铜与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

设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为x;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160 98

X 4.9g

x=8g

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

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95.1g;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火箭点火 C. 海水晒盐 D. 芝麻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干燥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该从图乙中_____进。(填“a”或“b”)

(3)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减少PM2.5排放

B. 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 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的利用

D. 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此时将火柴靠近管口处,再迅速移开火柴,火柴立即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沸腾时,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 管口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完全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钴酸锂(LiCoO2)主要用于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

(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有以下几个实验步骤:①加过量Na2CO3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BaCl2溶液④加入适量盐酸调至pH=7⑤过滤。其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各步骤不得重复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

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__________;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

①上述Ⅱ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县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取2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如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杂质加热不分解),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6.48g。

方案二:另取2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8.36g。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