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密云县二模)地球表面水源丰富,但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1%,因而在我们生活生产中应注意( )
【答案】分析:为了应对淡水资源的短缺,应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科学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解答:解:A、随着人口的增长,饮用水会逐渐增大,不能减少,故A错误;
B、既要防止和消除水体污染,又要节约用水,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故B正确;
C、将生活污水、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中,会污染水源.故C错误;
D、在农业生产中植绿地减少水土流失,尽量减少灌溉用水量,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环保观点看待事物,只有观点正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本题重在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密云县二模)小希为了测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设计如下实验:①收集5L呼出的气体样品,②在气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振荡充分反应.③把反应后的溶液转移到烧杯中,慢慢滴入5%的盐酸,到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 CO2的密度为1.96g/L,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加入5.0g盐酸前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加入盐酸产生CO2的总质量是多少?
(3)该气体样品中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人体吸入的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______%.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密云县二模)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来制备金属铝,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Al2O34Al+3R↑.
(1)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电解204吨氧化铝可生产金属铝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密云县二模)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种即食即热的方便食品(见图1).打开包装后,小刚发现其中有一包单独封装的固体物质,包装上写着:“无烟食品加热剂”…小刚对其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把食物加热到较高温度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回到学校,他马上来到实验室对以上问题展开了探究.

?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以下实验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完成的,且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图2中曲线a;
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更细的镁丝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b;
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c.
(1)从上述实验可知,“无烟食品加热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_有关.(填物质名称)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属于______的变化.(填“吸热”或“放热”)
(2)观察图2,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
实验2:
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升高情况如图3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继续做的原因是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NaCl的质量为3.65g时,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可能达到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34℃B.42℃C.50℃D.60℃
(5)小刚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烟食品加热剂的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A.2.40g镁粉、7.30g NaCl和28.00g铁粉
B.2.40g镁条、7.30g NaCl和28.00g铁粉
C.2.40g镁粉、8.76g NaCl和28.00g铁粉
D.2.40g镁条、8.76g NaCl和28.00g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密云县二模)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a为活塞,b为支管口.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①通过仔细观察,可看到两条试纸出现的相同现象是______,不同现象是______.
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③综合分析①和②现象,能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溶液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中锌粒表面逐渐有气泡生成,则A溶液为______(填物质名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密云县二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号,下同).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