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探究醋蛋液

食用醋蛋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做法(如图):将洗净的鸡蛋放入盛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置3天左右,用筷子将蛋清与蛋黄打散即可。

【查阅资料】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CH3COOH),醋酸在水中能解离出H+CH3COO-

【提出问题】

I.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小英按照制作说明进行操作,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到蛋壳逐渐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她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二氧化碳

猜想2:氢气

猜想3:甲烷

(1)小英运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直接间接”)观察,小英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针对以上任一种猜想做出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反思与交流】

(3)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中的碳酸钙和醋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钙元素。除蛋白质外,醋蛋液中含钙、铁、锌、磷、钾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4)醋蛋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鸡蛋清,证明蛋清中富含蛋白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II.醋蛋液中是否含有醋酸?

【实验探究】小英同学通过测定醋蛋液的酸碱度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醋酸,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醋蛋液中含有醋酸。

【反思与交流】

制得的醋蛋液中如果有过量的醋酸会灼伤、腐蚀食道黏膜及损伤脾胃,食用时可加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加水稀释过程中醋蛋液的pH _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 直接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如果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气体是二氧化碳(或如果气体燃烧只生成水,那么气体是氢气,或如果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气体是甲烷) (CH3COO)2Ca(Ca(CH3COO)2) Fe、Zn 用玻璃棒醮取少量鸡蛋清,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醮取醋蛋液,滴到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 pH﹤7 增大

【解析】I.(1)小英按照制作说明进行操作,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到蛋壳逐渐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说明小英运用了直接观察法;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根据猜想,可知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做出猜想的;(2)根据三种猜想,分析可得:如果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气体是二氧化碳(或如果气体燃烧只生成水,那么气体是氢气,或如果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气体是甲烷);(3)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钙、铁、锌、磷、钾中的铁、锌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4)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据此进行鉴别;II.【实验探究】醋酸显酸性,可利用pH试纸进行检验:用玻璃棒醮取醋蛋液,滴到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值,若pH﹤7,说明有醋酸;【反思与交流】加水稀释后,浓度会降低,酸性减弱,pH会增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2℃时,将40克乙置于100克水中充分溶解,乙溶液达到饱和

D. t2℃时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乙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 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I.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II.CO 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III.CO 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实验探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 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 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的存在, 请完成下列空格:

(1)装置 E 的作用是_________; 装置 F 的作用是_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 SO2的现象是_________,含有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若将装置和装置互换, 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实验.(1)现提供下列装置:

写出上图中B装置甲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A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为 ,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由导管

进入(填“a”或“b”)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若要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可将气体通过盛有 溶液的D装置(填“AgNO3”或“饱和NaHCO3溶液”)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与 、过滤、蒸发;实验中多次使用玻璃棒.过滤时它的作用是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的是 (填序号)

a.蒸发是液滴溅出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 d.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同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利用海洋资源

(1)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图是某设计院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是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是膜法或多级闪急蒸馏法,分别是利用了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____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证明所得淡水中不含氯化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某种离子交换膜可以使带一个单位电荷的离子透过。从而除去浓海水中的Mg2+SO42Ca2+,若用化学沉淀法依次除去Mg2+SO42Ca2+,需要的三种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过程③是氨碱法制纯碱的一个流程,需要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而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钾,可作为肥料,当农作物________(填序号)时可使用。

A.叶色不浓绿 B.茎杆不粗壮 C.根系不发达

(5)如果要充分利用海边的贝壳资源,过程⑤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6)2017518日,在我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如图),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②可燃冰中的甲烷属于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无机物”)。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易导致大量气体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7)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海带富含的_______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反应后溶液成分

查阅资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溶液中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先发生反应)

Na2CO3+ CO2+ H2O = 2NaHCO3 (后发生反应)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将反应后所得溶液A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并测出相关数据:

小资料: 碳酸氢盐绝大多数易溶于水, Ca(HCO3)2易溶。

【获得结论】

(1)定性分析:根据上述现象,可确定溶液A中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定量计算:计算溶液A中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 四种物质A、B、C、D中有3种单质和1种化合物

C. 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14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O2═N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 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