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b.稍过量的BaCl2溶液 c.稍过量的NaOH溶液

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的重要途径。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cba(或bcabac 富集、提纯MgCl2 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 NaCl+H2O+CO2+NH3=NH4Cl+NaHCO3 置换反应

【解析】

(1)除去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的顺序是除氯化钙,必须在除硫酸钠之后,因为过量的BaCl2溶液,可以用除氯化钙的过量的Na2CO3溶液,一起除去,而除氯化镁的顺序,可以在任何位置,故填写:cba(或bcabac);

(2) 母液中除了含有MgCl2,还含有其他杂质,为了提纯、富集MgCl2需利用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故填写:富集、提纯MgCl2

(3) 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是为了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故填写: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

步骤Ⅱ的反应是: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H4Cl+NaHCO3

(4)由图可知,步骤Ⅰ为复分解反应,步骤III为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填写:置换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单位:g/100g水),请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0.182

0.165

0.160

0.141

x

0.121

① 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g/100g水;

②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

③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20℃)的关系示意图如下,则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_

④ 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

⑤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⑥ 向不同温度的100 g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乙物质,保持温度不变,溶解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溶液温度:Ⅰ>Ⅱ>Ⅲ>Ⅳ

b.溶液质量:Ⅰ=Ⅱ>Ⅲ>Ⅳ

c.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使Ⅳ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A中若红磷用量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B中实验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 均不改变,

右边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C中反应后天平示数减少,有人说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的观点是

图D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热水里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图E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6g水垢粉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都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烧杯内所盛物

质的总质量/g

46.0

45.2

44.8

45.1

44.1

43.9

43.8

43.8

43.8

试计算:(1)表中有一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_____min

2)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下面是一些物质的用途:用作建筑材料用于制取肥皂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溶液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用来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请根据某种物质所对应的用途的角度将它们平均分成两类。选出的一组是_____,理由是:_____

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_____(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仪器气密性均良好):

1)如图1进行实验,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白磷(白磷燃烧温度为40℃,实验中热水80℃),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白磷需过量的目的是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2进行实验,其中锥形瓶容积(扣除内容物)为220mL,注射器中有40mL的水,关闭弹簧夹,将锥形瓶放入80℃热水中,完全反应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迅速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7mL水,经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为_____,同时可知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

3)如图3进行实验,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发现水未倒吸,分析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木炭而造成的,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

同学们思考后改进了方案,他们仍用木炭进行实验,最终也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改进方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2t1℃时,在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t1℃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4)将t1℃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