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丙三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反应表达式:
甲:______;乙:______ 丙: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下面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①加热 ②收集气体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6)要得到较纯的氧气,用______收集较好,在当______时开始收集.写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_
(7)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8)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9)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______.
(10)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解:(1)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①试管 ②集气瓶.
(2)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甲:过氧化氢 水+氧气;
乙: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它们都属于分解反应;
(3)通过分析图示装置可知:AB两种装置适用范围不同,A是固固加热型的反应装置,而B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所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应该用B装置,由实验现象小木条没有复燃,可知B装置气密性差;
(4)依据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这一现象,再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可知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5)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可以知道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④⑤①②⑦⑥;
(6)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在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最佳时机为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而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满了;
(7)图示为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氧气应从b端进入,水从a端排出.
(8)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氧气,原因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收集到氧气;
(9)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气体的沸点不同,为物理变化,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化学变化;
(10)通过分析图示装置可知:AB两种装置适用范围不同,A是固体发生装置,B是固液发生装置,此题用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根据甲烷不溶于水及密度小于空气的特点可知,应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集气瓶;
(2)过氧化氢水+氧气;
乙: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3)B;装置气密性差;
(4)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5)③④⑤①②⑦⑥;
(6)排水法;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7)b;
(8)装置气密性不好;
(9)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10)A;D或E.
分析:(1)直接写得出仪器的名称;
(2)课本中给出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判断出反应类型;
(3)通过分析图示装置可知:AB两种装置适用范围不同,并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分析即可;根据题干所给实验现象即可分析出原因.
(4)依据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知为高锰酸钾溶于水的结果,即可进行作答.
(5)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进行解答;
(6)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在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最佳时机为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而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满了,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7)图示为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氧气应从b端进入,水从a端排出,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8)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氧气,原因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收集到氧气;
(9)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气体的沸点不同,为物理变化,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化学变化,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10)结合A、B装置适用范围与制取甲烷原理综合分析即可;根据甲烷不溶于水及密度小于空气即可分析出收集方法.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气体制取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仪器的名称以及根据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化学是一门以
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
安全
,遵守
实验规则
.要学会观察
化学现象
,准确客观地记录
实验现象和数据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如图2):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甲
过氧化氢
MnO2
水+氧气
过氧化氢
MnO2
水+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或“乙”或“丙”或“丁”)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撤出导管
撤出导管
,然后
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现选择合适的装置
来制取并收集NH3,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收集装置是
D
D

我认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
溶水性
溶水性

(6)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
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E
E

(7)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如图3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a
a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
观察氧气的流速
观察氧气的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丙三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反应表达式:
甲: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乙: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属于
分解
分解
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装置气密性差
装置气密性差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5)下面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①加热 ②收集气体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为
.(用序号表示)(2分)
(6)要得到较纯的氧气,用
排水法
排水法
收集较好,在当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时开始收集.写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7)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
b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8)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装置气密性不好
装置气密性不好

(9)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10)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收集装置是
D或E
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上表中图1,回答:三种仪器中,用于取少量液体的是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
.(填名称)
(2)图2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为
d
d
(填字母); 错图中的明显错误是
没用玻璃棒来引流
没用玻璃棒来引流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制取的气体是
氧气
氧气
,写出用该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从图中的收集装置可知该气体必须具有的一种物理性质是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4)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收集一瓶氧气后,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坩埚钳
坩埚钳
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C+O2
 点燃 
.
 
CO2
C+O2
 点燃 
.
 
CO2
.选用木炭对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探究实验失败,原因是
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
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

(5)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用试剂不对而造成实验失误,请你找出每个实验失误的主要原因,把序号填入答案的空格中.
失误的实验 失误的原因 答案
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
②加热氯酸钾时,试管破裂
③用双氧水制氧气时,短时间内没有气泡
A.试管口向上倾斜
B.没有加催化剂
C.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
C

A
A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