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

A.只有固体 B. 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_______

A.汽油 B. 面粉 C. 纯碱 D. 硫酸铜

(3)物质加入水中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升高的是_______

A.烧碱 B. 氯化钠 D. 氧化钙 D. 碳酸钙

(4)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

NaClKNO3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

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___(饱和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

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KNO3溶液。

【答案】 D C AC KNO3 20<t<30 降温结晶 不饱和 167.6 大于

【解析】(1)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故选D;

(2)A、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B、面粉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C、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的碳酸钠溶液,正确;

D、硫酸铜溶液水形成的 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错误。故选C。

(3)A.烧碱溶液水放出热量,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升高,正确;

D.碳酸钙不溶于水,错误。故选AC。

(4)①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

NaClKNO3溶解度交叉的温度范围是20<t<30

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2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水(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HClO)可杀死细菌。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1)明矾溶于水后可以_______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2)用以除去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步骤为______(填序号,下同)

(3)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 时,a、b、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P点表示:t2时,a、b的溶液是饱和状态,c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

C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

D7Og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1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填①或②)通入;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那么在制取和收集氨气时,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的中和反应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有CaC12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1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对照实验进一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

Ⅰ.性质

(1)图为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①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燃烧条件分析。实验乙在铁丝上绑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丙的产物与乙相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④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反应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不同,现象不同的是_______(填标号)

(2)如图为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将烧杯中的水换成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制取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__(填名称);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木条放在_______(“a”“b”)端管口进行验满。

(4)实验室用装置B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充满水的c装置收集氧气,氧气须从____________(“a”“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丙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化学式为C3H7N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0%

B. 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g

C. 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和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D. 丙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

③可做制冷剂的干冰_______。 ④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

(2)澳大利亚工程师研制出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路灯将极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①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学习的特点。

(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下图所示。其中②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下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①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

②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③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3)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表示__表示__表示__(填化学符号)

(4)如下图所示“”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②图中虚线方框内对应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选A、B、C、D)。

③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