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元素X和Y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B、C、D分别是X、Y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A、D都为单质;B和C都为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元素

X

Y

糖类信息

该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该元素形成的一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Y元素的该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化学符号是_____

(2)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可以通过A→B的转化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②D→B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③区分A与D可用燃着的木条

④C比B多一个Y元素的原子

【答案】O2﹣ 2H2O2H2↑+O2 ①③

【解析】

元素X和Y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X元素的质子数有1个,所以X是氢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所以Y是氧元素,A、B、C、D分别是X、Y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A、D都为单质,B和C都为氧化物,C会转化成B,所以C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D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氧气,A是氢气,

1)由分析可知,Y元素为氧元素,由图中Y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微粒为氧离子,故微粒的化学符号是O2

2B→D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H2↑+O2

3)①有分析可知,AB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可以通过A→B的转化实验验证水的组成,选项正确;

D→B的反应是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③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区分AD可用燃着的木条,选项正确;

④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选项错误,故选①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 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D. 16g M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中获得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 甲是还原剂 B. 乙发生了氧化反应

C. 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D. 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氦气_____

2)铜离子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

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B.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 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要对准二氧化锰处加热才能产生氧气

D. 本实验可以得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备CO2,某探究小组欲探究煅烧后的固体残留物成分

[资料] CaO +2HCl = CaCl2+ H2O CaCl2溶液呈中性

1)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猜想:

猜想一:只有CaO,猜想二:有 CaO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2)两位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甲同学 方案一

乙同学 方案二

实验步骤现象

①据甲同学方案一中现象,可判断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用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猜想二一定正确,该同学的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结合方案一和方案二可以判定猜想二成立,该观点____(填正确不正确

[讨论与反思]小组同学认为,导致残余固体中不止含有一种物质的原因可能是石灰石的状态导致的,为此他们模拟工业操作,在实验室高温煅烧石灰石,相关记录如下表

石灰石(不含杂质)

状态

温度

最终收集到CO2的质量

实验1

2g

块状

800

0.748g

实验2

未知

粉末状

800

0.876g

3)上表中实验1中的产率为___________(产率=实际产物质量÷理论产物质量×100%),为了达成实验目的,实验2中未知质量应该是__________g

[反思总结]

4)从表中数据可知,高温煅烧石灰石最好选择_______状态反应更充分,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________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锌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图④表示向________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又环保的自行车运动,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对于心肺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以减肥,使人们回归到自然而绿色的健身中来。

(1)、自行车轮毂早前有钢铁制造,现在一般用铝合金制造。铝合金制品经久耐用的原因是_____

(2)、自行车链条一般采用___________方法防锈;

(3)、自行车轮胎是用___________材料做的,它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味精的鲜味来自于“谷氨酸钠”(C5H8NO4Na),如图是某味精标签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如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图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A.①③②⑤④B.③②①④⑤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③④⑤

3)同学们欲测定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是否符合标签信息,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烘干、称量,得到固体2.87g。求该味精中的氯化钠的含量是否属实。(写出解题过程)

提示:Ⅰ味精中的谷氨酸钠易溶于水,不与AgNO3反应,其余成分忽略不计;

IINaClAgNO3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4)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所测定的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