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定溶液pH值 B. 稀释浓硫酸

C. 固体药品的取用 D. 称取食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菏泽市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氮气可以做灯泡的填充气、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等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5校联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B. 升高温度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都能变成饱和溶液

C. t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溶质质量甲>乙

D. t1℃时,将20g的丙物质溶入50g的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5校联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6年冬,“雾霾”笼罩我区。下列关于雾霾的有关说法或治理措施不科学的是( )

A. 禁止焚露天烧垃圾

B. 增大绿化面积,植树造林

C. 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控制污染源

D. 只要带口罩,就不怕雾霾天气对人体产生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沭阳县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OH- B. Ba2+ C. Na+ D. 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等联片办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工业制氧气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_(填名称),二氧化锰固体在反应中起_________作用,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固体应该从_________加入;

(4)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活塞,观察水槽中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等联片办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大量白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两种固体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等联片办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选 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B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湿衣服晾干

分子是运动的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10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

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