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①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序号),该装置还需添加的实验用品为棉花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若用D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可将其中的水换成浓硫酸.
(3)为了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导管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edf(依次填导管接口,用a、b、c…表示);
(4)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常放置的药品应为石灰石或大理石(填名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不能(填“能”或“不能”)用B装置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结合实验室高锰酸钾的制气和收集装置进行分析所用到的仪器;高锰酸钾是粉末状,会被氧气流吹进导管;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气体排出水的体积测出气体体积,据此连接实验装置;
(4)根据制取二氧化碳是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和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根据C装置适用的范围选择反应物的状态.

解答 解:(1)①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如果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选择装置A来制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高锰酸钾会被制出的氧气吹进导管,应加棉花进行过滤,在装置中没有棉花,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对氧气进行干燥;故填:
故答案为:A;棉花团;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浓硫酸;
(3)测气体体积要根据气体排出水的体积来看气体体积.为达到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可测定排出水的体积,因此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edf;故填:aedf;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但隔板上放置的应该是块状固体而不能是粉末状固体,故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不能用该装置;
故填: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气体的依据、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气体的干燥,综合性比较强.本题型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理解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组装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识别:a锥形瓶;b酒精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3)装置D中酒精灯应在装置A中反应进行后(填“前”或“后”)点燃.
(4)装置B作用是除去H2中混有少量HCl.
(5)装置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反应后有水(或水蒸气或H2O)生成.
(6)实验前硬质试管中混合物的质量为5g,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为4.2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c漏斗,d酒精灯.
(2)先量取2mL水,再加热至沸腾,需要上述仪器中的abd(填编号),除此以外,整个实验过程还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夹和试管夹、量筒(写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部分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
请回答:
(1)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钠.
(2)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Cl2+Na2SO4=BaSO4↓+2NaCl.
(3)为证明该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固体溶于水后加入氢氧化钡(或者硝酸钡)溶液溶液至过量,过滤后在滤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有,反之则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瓶塞,可看到大量白烟
B.在面包上滴加加碘食盐水,呈蓝色
C.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气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溶液F中的金属离子是Fe3+(用符号表示).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③Fe2O3+6HCl═2FeCl3+3H2O;④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涂油、刷漆等.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已知某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石灰石样品两份,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第一个烧杯中加入50g稀盐酸,第二个烧杯中放入100g同样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时称量残留物质量,有关数据如表.
各物质的质量第一个烧杯第二个烧杯
石灰石样品质量12g12g
稀盐酸质量50g100g
烧杯残留物质量58.7g107.6g
产生的CO2质量3.3g4.4g
求:
(1)两个烧杯中产生CO2的质量(填入如表空格中);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图象与对应变化相吻合的是(  )
A.
将一杯稀硫酸分成两等份,然后分别加入镁粉和锌粉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