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可用___________进行检验。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如果放出的是O2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进行_______实验,方可采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经检验发现,该硫酸铜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则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SO2+2NaOH=Na2SO3+H2O 实验时剩余气体通过B中加热的试管易发生爆炸事故 验纯 H2 Cu2+H+

【解析】

(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可以与碱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SO2+2NaOH=Na2SO3+H2O;故填:SO2+2NaOH=Na2SO3+H2O
(3)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水,所以黑色铜网变红,有水珠出现;化学方程式为:H2+CuOH2O+Cu;如若不纯,点燃或加热时易产生爆炸事故,所以使用前要注意验纯,一般采用小试管收集点燃的方法,不纯时能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故填:实验时剩余气体通过B中加热的试管易发生爆炸事故;验纯

根据: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说明有氢气;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可知没有SO2,可得出结论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H2,故填:H2

[思维拓展]

硫酸铜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铜离子和氢离子。故填:Cu2+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2O4+Ca(OH)2 === CaC2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I→D→H。

②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 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 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若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写一条即可).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填可靠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_____集气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表示是_____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要进行溶解、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B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写出C的溶液(除酚酞外)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反应过程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的话,温度会如何变化?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

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_____

3)小组成员小宇无意间发现步骤集气瓶内的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会变红。这一现象使组内成员积极地开展讨论,小玉认为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但小张马上反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而实验中又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短时间内不可能使溶液显酸性。请根据正确的观点,对变红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集气瓶内的导管没有被液面封住,则导致测量的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酒中所含酒精的化学名称是乙醇,乙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新型环保燃料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能源危机,乙醇汽油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乙醇是一种无色具有醇香味的液体,易溶于水,易燃烧,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以上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3)乙醇燃烧能够释放大量热量,是一种优质能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已知某酒精(C2H5OH)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A 25% B 46% C 54% D 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问题一: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问题二:燃着的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问题一:蜡烛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产物可能还含有_____

问题二: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氧气;熄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实验1)(1)用冷而干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2)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点燃蜡烛至熄灭,利用多功能传感器测量了有关量。实验结束后,发现黑色固体颗粒附着在铝板表面,同时传感器获得的实验前后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36.4%

21.2%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2.6%

15.6%

3.843%

0.0192%

(实验结论)由实验及结果,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_____;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反思拓展)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D.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需要的水质量: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