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月球的月壳中主要含有:U(铀)、Th(钍)、KOSiMgFeTi(钛)、CaAlHHe-3等元素,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铀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別是___________不同。

2)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

3)画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92 质子数 Al3+

【解析】

1)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方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铀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故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3)铝原子质子数为13,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Al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1所示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要说明该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_____

(2)2所示的实验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其目的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装置),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入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

①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高达14.0%8.0%16.0%

②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横线上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填棉花蜡烛)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2)丙同学使用了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氮原子_________

22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铁离子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氧气时如图表示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 表示的是

A.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

1)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装置F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 (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利用所学含碳元素的物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

2)三大化石燃料中的_____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3)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