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

(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加过量BaCl2溶液加过量NaOH溶液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

步骤中的试剂a是 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

上述两个步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步骤过滤后的滤液中可获得铵态氮肥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是

【答案】

(1)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

(2)稀盐酸 MgCl2+Ca(OH)2=CaCl2+Mg(OH)2

(3)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加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放出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解析】

试题分析:

(1)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故填: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

(2)由氯化镁的生产流程,要将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氯化镁,应加入的试剂a是稀盐酸;海水中的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CaCl2+Mg(OH)2↓;

(3)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是用氨气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铵态氮肥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时能放出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铵态氮肥;故填:加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放出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成酒 B.海水晒盐 C.菠萝榨汁 D.透水砖渗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饭馒头 B.红烧鲤鱼

C.凉拌黄瓜 D.红薯粉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C.木炭是黑色固体 D.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不含有水分)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氢氧化钠样品13.3g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对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进行了记录,部分数据见表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20

4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1.97

3.94

5.91

试分析计算:

(1)13.3g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13.3g氢氧化钠样品变质前的质量(已知:B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填字母)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KMnO4

原因是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 (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装置字母序号)

(3)气体检验: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

(4)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中无明显现象,实验中产生气泡,实验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 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 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人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丁产生气泡比丙的更快;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