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2)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焰心部位接触

(3)将块状固体直接丢进试管

(4)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答案】

(1)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2)试管炸裂

(3)碰破试管底

(4)药液腐蚀胶帽

【解析】

试题分析:

(1)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到标签;

(2)酒精灯三层火焰温度不同,如果加热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焰心接触试管会受热不均引起炸裂;

(3)块状固体取用时要将试管平放,将块状固体药品置于管口再将试管缓缓直立,使块状药品沿管壁滑入管底,防止碰破试管底;

(4)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药液会流入胶帽腐蚀胶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氖气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4)铝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的重要知识。图中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四种物质均为金属单质,则A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B.若四种物质均为含钙化合物,A、C都只含两种元素,B生成D时无气体产生,则C、D属于盐类。

C.若A常温下为液体,B、C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D是一种单质,则只有B、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若图中箭头全部调换方向,A、B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C是一种单质,则D常温下只能为固体或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做了图1所示实验:取口香糖包装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带锡的一面接在电池两极,发现纸条中间处很快开始起火苗,熄灭后剩下一层薄薄的金属。锡纸能燃烧起来的原因是 能转化为热能,使纸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同学们对锡纸上的金属继续展开探究。

I 探究问题一:锡纸上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以前锡纸是用锡制造的,现在大多数是铝箔纸。

【实验方案】(1) 将处理后的锡纸剪成小块放入点滴板中。

(2) 分别向点滴板各小穴中滴加①FeSO4溶液、②CuSO4溶液、③ZnSO4溶液、④MgSO4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口香糖包装锡纸实际是铝箔纸。

【反思评价】上述方案中,一定不需要滴加的试剂是 (填写编号)。

II 探究问题二:为什么金属没有燃烧 ?

【实验方案】(1)将一块铝箔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轻轻晃动,发现铝熔化但不滴落也不燃烧。

(2)如图2所示把铝箔卷成筒状,下部裹一纸片。点燃纸片后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铝箔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实验结论】(1) 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2)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延伸拓展】如图3所示,甲同学将纸卷成一空心卷,上半部包上一层铝箔,点燃纸卷后,发现可以在铝箔卷上方点燃,上下形成较稳定的子母火现象,试解释原因: 。此时铝箔卷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

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 SO2(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是 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 ,证明无O2

B中观察到 ,证明该气体是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 以确保安全。

(5)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性(填“酸”或“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标签破损的片状胃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已知该胃药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其主要成分是MgCO3、Al(OH)3中的一种或二种。

【查阅资料】①MgCO3受热能分解,且MgCO3的化学性质与CaCO3相似;

②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 和H2O;③药品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胃药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胃药中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和丙二位同学运用下图提供的装置,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认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虚线方框中的装置从下图B、C中选择组装。(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选用B、C装置,按A→B→C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

B中

C中

该胃药中含有MgCO3、Al(OH)3

丙同学也选用B、C装置,按A→C→B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

C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胃药中不含有

【交流反思】实验小组经过交流与反思,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该错误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时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制备气体前,先装药,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结束后,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

D.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